信息技术学部计算机系副主任赵海鸥于2018年10月入职以来,从事教学行业15年,在教育教学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用多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使学生乐学、爱学。近3年,带领学生转战多个赛场,学生在各项大赛中成绩满满。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海鸥老师”是学生们对她最亲切的称呼,而赵海鸥总是露着两个可爱的酒窝,微笑着注视、关注着她的“孩子们”。
信息技术学部是一个与社会新的技术同步互联的学部,面临时代的巨变,计算机系学子们又该如何从容面对,踏浪前行呢?赵海鸥在教学方法上循循善诱,大胆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赵海鸥多次荣获“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学院“优质课程教师” “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赵海鸥勤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观摩课,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她教法灵活多样,采取互动式教学、花样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后,热衷教学后的反思,致力科研,以研促教,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与方法。两年内,主持了1项院级课题,参与院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项,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而倾尽全力。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再创辉煌
信息技术学部2019年成立了软件工作室,赵海鸥作为主要负责人,以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中心,为各项比赛成立了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训练营,把学生在程序设计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训练。近3年来,赵海鸥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及团队在学生各项技能大赛中获得多项成绩。在2019-2021年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人才大赛” 省赛中近80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国赛中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8人获优秀奖;在2019年湖北省“工匠杯”大赛中“软件测试”获得团体三等奖;在2020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移动应用开发”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2021年武汉市第22届技能大赛中,获“区块链”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商务解决方案”三等奖3项。
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
不忘初心,以高职教育为本,创造滋养高职教育的机制体制。重温教育的本质,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打造有温度的高职教育,在现在的计算机领域中,借鉴以企业家精神和高职生培养深度链接。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这股迸发于本心的教育力量,孕育着无数支雨后的春笋。坚持着这一切均源于赵海鸥对学生的大爱之心,无悔担当,源于对教育初心的砥砺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