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王婷婷 朱婉丽 实习记者钟亮)11月15 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运动会圆满落幕。赛场上,大家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光芒耀眼的运动健儿,可你们是否留意过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付出,维持着运动会的正常运行。他们就是运动赛场上无数幕后工作者。
保卫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为了保障此次运动会顺利进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田径场,学院保卫处专门安排了安保人员,在操场各个出入口审查人员的出入,在外围安排了安保人员负责巡逻。他们早上7:30来到比赛场地进行清场,确保运动会期间比赛场地和区域的安全,为运动员们提供更好的比赛环境。
保卫处张学双介绍:“今年为了保障运动会的秩序,我们有严格的安保措施:禁止携带防暴器材,禁止流浪动物误进。运动员凭号牌进入现场比赛,记者凭马甲进入赛场,裁判员凭袖章进入赛场……”
据了解,为保证此次运动会整体秩序,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所有安保人员呼叫机呼叫不超过一分钟,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在保证学生安全和把控运动场秩序中做出了巨大奉献。
服务站:坚实的避风港
12 顶帐篷在运动场主席台的后面汇成一条橙色河流,帐篷下集聚的各个学部的志愿者在运动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谈及运动会具体服务流程,医学部学生会主席杨逸谦表示,首先要保障运动员生理需要,给运动员提供纯净水、功能饮料和巧克力等物资;其次制作加油横幅并张贴赛事预告和赛事喜报,方便运动员知晓赛事进程和比赛结果;最后积极帮助体育组的老师搬运器材保证场地比赛顺利进行。
“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团结一致,配合默契,不论是学生会工作人员之间还是与运动员之间都是其乐融融的,彼此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真是收获满满。”艺术学部学生会副主席黄超感慨:“此次运动会大家的精彩表现每一刻都是值得纪念的。”
广播台:传递喜悦,掀起赛场高潮
“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纵有千言万语,纵有千思万想,此刻,无声无语,所有的一切都化为前进的动力!拼搏,拼搏!一百米,一瞬间,宛如昙花一现,宛如流行一刹,却留下了最美的弧线,留下了最美的风景线。胜不骄,败不馁,拼搏了,努力了,永不言悔!” 为渲染赛场气氛 ,广播台加油稿播报一直没停。运动场上的播音员顾不上喝水,带着各个学院对运动员们的祝福,播出了所有运动员们的喜悦,掀起了赛场一次又一次高潮。
据统计,运动会期间广播台共收稿 11240份。“实在没想到同学们参与热情如此之高,今年的稿件数量远超上一届运动会。”负责统计播音收稿的广播台成员李俊笑着说:“从收稿、审稿、统计到播音再到颁奖,每一环节的工作量都很大。所有成员在积极紧张的配合中保证加油稿的时效性,使每一份祝福能够及时传达。”
融媒体中心:保证今日新闻今日出
为期两天的运动会,赛场上随处可见穿着蓝色马甲的记者们奔波忙碌的身影。这些来自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健步如飞穿梭于比赛现场,为的是记录下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认真地采访运动健将,为的是与大家分享运动精神。
赛前,他们精心准备着采访提纲;赛中,他们奋力追逐着运动员的身影,寻找各种角度拍摄最美瞬间;赛后,他们及时关注比赛成绩,飞速记录采访内容,顾不上吃饭、午休,快速完成稿件,保证今日新闻今日出,明日赛果明日看。
融媒体中心副会长聂威全程在现场指导、安排实习记者们的工作。他说:“运动会期间,融媒体中心42名学生记者始终坚守在宣传一线,为了拍出好的素材,拿着摄影设备在跟运动员比赛赛跑,常常是白天采访、摄影,晚上熬夜写稿、整理素材。永远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负责此次新闻报道之一的记者邓莎说:“我们是奔跑在赛场第一线的人,和运动员们一起,我们也在和时间赛跑,第一时间为大家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据统计,此次运动会,记者共撰写稿件 30 余篇,拍摄图片2455张。
青年志愿者:运动员身后的那一抹蓝白
比赛在操场上紧张有序地进行,有这么一群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着蓝白色的马甲,跟随着运动员的身影,在男子短跑比赛处来回跑动。他们是本次运动会学院青年志愿者,在男女100米短跑项目中,他们负责运动员衣物和随身物品的运送。
列队前往起点、物品装篮、列队前往终点一气呵成,整齐有序,在赛道旁等候运动员凯旋,并在运动员终点冲刺时大声给运动员们加油助威。“运动员跑步时身体发热,跑完后如果不及时加上衣物很容易感冒,影响晋级后的比赛。我们必须为运动员提供便利。”机电学部的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
“志愿者的服务太贴心了,让我们全身心地去投入比赛。”一位在赛道旁休息的运动员说。赛道上,运动健儿在挑战自我、奋力拼搏,赛道旁,志愿者默默奉献,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他们助威,同样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