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谷芸子)8月12日,我校为期三个月的第一批国际留学生中文培训项目顺利结课。副校长刘丹、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聂淑媛、旅游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平以及专业教师们出席了结业典礼。

在三个月中,来自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科特迪瓦、阿富汗、乍得等国的留学生们,不仅系统学习了汉语,更深度体验了茶艺、香道、插花、绘画、书法、唱歌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在端午节制作粽子与香囊、体验“宋人四雅”等主题活动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本项目以“语言为桥,文化为媒”为主线,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帮助国际学生融入中国生活、理解文化内核。课堂上,留学生们从执笔描红开始接触书法,在茶香氤氲中领悟礼序,于一花一叶间体会插花的静心之道;端午期间,他们亲手包裹粽子、缝制香囊,在民俗实践中触摸中国人的人文情怀。三个月的时光虽短,却足以播下友谊与合作的种子。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正带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感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最自豪的时刻,是站在舞台上唱着中巴友谊的歌,”巴基斯坦学生Misban在结课仪式上用学到的中文动情地说,“我深深感到,语言不仅能沟通彼此,更能架起国家之间的桥梁。学校不仅教会我们普通话,更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他的发言引发了全场共鸣,许多留学生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对中国从“陌生”变为“亲切”。

教师代表吴凤鸣在寄语中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你们用三个月的时间走过了千百年的文化长廊,这份热爱与坚持令人感动。希望你们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更多人体会到文明互鉴的美好。”

仪式最后,副校长刘丹为学生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逐一握手合影。据悉,该项目未来将持续拓展,吸引更多国际青年参与,推动“中文+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