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莹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培育、凝练和总结高质量教学创新成果,7月8日,教务科研处组织召开了教学成果奖专家论证会,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校长姬中英教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徐杰教授,我校副校长宋移安、教务科研处处长何成才等出席论证会,另有部分专家提出了书面意见与建议,共同为学校教学成果把脉问诊。
财经与商贸学院教授吴金娇就《“首品出海·双创赋能”: 民办高职跨境电商专业群 “四维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汇报,该成果立足国家“推进首发经济”与湖北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战略需求,针对民办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四大痛点,依托“多语种跨境贸易”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基础和建设成果,聚焦“首品”出海和双创育人,创新构建了“产教融链、课程嵌链、数智强链、双创延链”的四维融合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复制的“轻资产、深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湖北方案。
旅游与管理学院教师向雪就《党建赋能、跨界聚能、产教释能—高职院校特色工作室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展开了汇报,该成果主要解决人才培养中学生个体普遍存在职业规划困扰、求职难、职场适应不良,部分学生群体对职业素养认知不足,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忠诚度和专注力等问题,从教育文化源头审视职业人才培养,锚定人才培养新目标,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教育新生态。
专家们从教学成果形式、内容、创新性、应用推广等维度对我校教学成果进行了点评,专家指出,《“首品出海·双创赋能”: 民办高职跨境电商专业群 “四维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具有聚焦意识和创新思维,跨境契合了“职教出海”的布局体系,符合当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党建赋能、跨界聚能、产教释能—高职院校特色工作室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抓住了民办高校办学育人的要点,“党建赋能、跨界聚能、产教释能”的主题较为突出。
专家就申报书内容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指出教学成果要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标“五金”建设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贯穿产教融合,进一步破解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教学成果要体现实施效果和推广价值,用数据语言展示教学成果,进一步在教学理论上进行创新,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践工作。
姬中英教授点评
徐杰教授点评
副校长宋移安希望各成果团队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结合教学成果奖评估要求,进一步对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以期在今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新的突破。
参加论证会的人员还有学校各教学基层单位院长、副院长、各教学成果奖申报团队成员及教务科研处工作人员。